本文原創源於微信官方賬號DT財經(ID:DTcaijing),由鄭嘵暉執筆,唐業勤編輯,董道立數據,張燦設計。
當你點進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大概和DT君一樣,在為選擇什麽洗發水而發愁。
不過不用擔心,人類的喜怒哀樂未必相同。對護發、脫發、禿頂的擔心和焦慮總是大同小異。
豆瓣群“我愛化妝品”有100萬會員,裏麵經常有關於洗發水的帖子,標題大多是“請推薦一款洗發水”、“有沒有好的洗發水”、“請求防脫發洗發水”等等。
CBNData 《2021國民頭皮健康白皮書》還顯示,在參與調查的1000人中,超過70%的消費者平均每1-2天洗一次頭,超過80%的消費者會花15-30分鍾在護發上。在釘釘秒的時代,這已經可以算是一個“頭”等大事了。
所以為了更好更有效的保護頭發,我們決定研究一下洗發水的品牌、功能、成分,看看如何給“頭發”開藥。
什麽品牌的洗發水最受歡迎?
在過去的30年裏,除了第一個本土護發專業品牌蜂花之外,中國的洗發水市場基本上被寶潔公司所壟斷。國際消費品巨頭Gamble和Unilever。前者占據了中國洗發水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肩膀,歡喜和潘婷。後者憑借力士和夏士蓮,共同瓜分洗發水市場的蛋糕。
雖然在各大超市還能看到這些老洗發水,但已經從網上的消費清單中消失了。
據《2021國民頭皮健康白皮書》統計,2021年排名前10的線上頭皮護理品牌中,有4個來自中國。除了2005年被成龍的《duang》打動的霸王,其他三款都是來自新晉品牌Spes,KONO,Sangu。
其中成立剛一年多的Spes詩佩思的成名作是“海鹽洗發水”,號稱“好聞高顏值”,適合油頭崩。不僅在2020年上市前半年銷量突破200萬瓶,還迅速登頂Tik Tok、天貓、小紅書單品類銷量榜首。
如果在淘寶搜索關鍵詞“洗發水”,按銷量排名,結果頁麵會顯示科諾洗發水第一。劉詩詩代言的科諾洗發水,主打氨基酸成分,口感好,控油效果強。曾憑借一次“周末五折”活動,入選國產產品快速破億榜單,並迅速開拓出自己的市場。
三顧洗發水也是一個人氣很高的社交平台,主打產品之一就是氨基酸控油洗發水。再加上杏仁餅的配色和檀香雪鬆特有的香味,讓很多年輕消費者忍不住種草。
此外,洗護用品排行榜前10大消費品牌還包括法國的卡詩、福祿德雅、康茹、克裏斯托夫羅賓、日本的資生堂、英國的美體小鋪。
洗發水都在主打什麽功能?為什麽?
洗發水換了30年,品牌換了,功能越來越多。這些功能可能沒那麽新,但通常都包裝在同一個洗發水裏。
我們在淘寶上搜索“洗發水”,按照銷量最高排序。我們選取了2006年的第一批洗發水產品作為樣本,按照不同詞性對產品關鍵詞進行分析。
功能上,出現頻率最高的前三個動詞是控油、去屑、止癢,其次是留香、防脫。實際上,出現最多的三個形容詞是蓬鬆的、柔軟的和(改善的)脾氣暴躁的。
鄭瀟(化名)一直渴望找到一款蓬鬆柔順的洗發水。“我不油,但是頭發也比較平。蓬鬆的話會形成高顱頂的效果,既能修飾臉型,又能顯高顯瘦,大氣立馬就充滿了。”
而且很多功能會以不同的排列組合出現在網上產品的名稱中,比如“清潔、控油、去屑、止癢、蓬鬆改善的官方洗發水”、“止癢、控油、蓬鬆、留香、不含矽油的氨基酸洗發水”等等。
這一方麵是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在輸入一兩個關鍵詞的時候能夠搜索到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麵,想用更多的關鍵詞俘獲消費者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防脫發”僅排在第五位,出現頻率較少,但我們發現很多類似的表述,如“防脫發”、“生發”、“生發”、“固發”、“護發”、“護發”等等。
rack="29">新功能則並不多,在關鍵詞詞頻Top30中隻有1個,除蟎。以淘寶含有“除蟎”且銷量最高的滿婷除蟎洗發水為例,滿婷認為菌群蟎蟲侵入會導致頭皮微生態失衡,所以根據《本草綱目》的古方,用青花椒等17種中草藥配方除蟎。但從評價來看,有消費者認為除蟎效果並不明顯。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習慣用肥皂或自製皂角來洗頭。隻要能把頭發洗幹淨,就是消費者對洗發產品的最高讚譽。但現在,“清潔”隻是一款洗發水最基本的素養,想要俘獲消費者的心,基本都得靠多功能多效果的“複合型”產品。
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當代人有各種各樣的頭皮、頭發問題,也越來越察覺到自己在頭發上的需求。
《2021國民頭皮白皮書》中提到,目前消費者最常見的3種頭發、頭皮問題分別是頭皮屑較多、頭皮油膩和頭發/毛囊細軟,造型扁塌。也就是俗稱的“頭屑星人”“大油頭”和“細軟塌”,剛好對應前麵提到的去屑、控油、蓬鬆等功效。
此外,頭皮敏感脆弱、頭發稀少、頭發粗硬等情況也時有發生。
小甄(化名)就因為自己的頭發問題苦惱了很久。“我天生就是細軟塌,頭發也少,隻要一天不洗就會完全貼臉,顯得我特別禿。KOL推薦的那些‘專治細軟塌’洗發水我基本都買過,但效果都一般,吹完要沒太幹,要麽維持原樣。”
“所以現在如果發現一款風很大的新洗發水,我都會很警惕,看看究竟是隻有KOL種草,還是有‘自來水’(自發而來的水軍,指真正自發安利好物的人)。”
各種新洗發水靠譜嗎?有啥雷區?
具體來看,洗發水主打的成分都更加傾向於植物成分和天然成分,提倡人們要像嗬護皮膚一樣嗬護頭皮健康。
它們有時也會被寫進線上洗發水商品名稱裏。不同的成分,往往對應著不同的功能。
在我們爬取的淘寶數據樣本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成分TOP3分別是矽油、生薑、氨基酸。以矽油和氨基酸為代表的表活成分在所有成分中占比最大,其次是以生薑為代表的植物成分、海鹽代表的天然成分、魚子醬、玻尿酸代表的養膚成分,最後是由何首烏和咖啡因組成的防脫成分。
矽油雖然排名第1,但實際上因為民間流傳“含矽油洗發水容易導致脫發”的說法,所以有不少洗發水都不再添加矽油,並在名稱中加入“無矽油”三個字作為賣點,加以強調;而氨基酸已經成為“溫和不傷頭皮”的代名詞,在洗麵奶、卸妝油等洗護產品中都很常見。
海鹽、玻尿酸、魚子醬、咖啡因等成分,則是近年來新出現的成分,一些添加了玻尿酸和魚子醬成分的都號稱貴婦級洗發水,讓頭發洗完像打了水光針一樣。
但以上種種洗發水成分真的有效嗎?可能未必。
市麵上的洗發水讓人挑花了眼,但踩雷指數也直線上升。為了讓大家日後能在選購洗發時有點眉目,DT君也綜合參考了一些醫學論文和采訪例子,給大家總結了3點洗發水選購的防雷建議。
1. 功效寫得再花哨,關鍵得看成分
成分主要看4點,分別是表麵活性劑是否溫和、防腐劑是否會導致過敏、ph值是否處於弱酸性、以及功能是否有對應的實際成分。
記不住具體的成分也沒關係,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打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查詢化妝品的備案信息,或使用“美麗修行”“透明標簽”等成分黨必備App,然後輸入你想選購的產品,就可以一眼看穿哪個成分不太對勁。
2. 真正有效的防脫發成分,其實並不多
經臨床驗證,對脫發真正有效的產品通常含有米諾地爾、酮康唑等非處方藥成分,除了部分能在藥店、醫院買到的洗護藥品,其他化妝品是嚴禁添加的。
目前市麵上能幫助防脫發的成分主要是類似米諾地爾的亞美尼斯(歐萊雅的專利防脫成分)、司坦莫辛、精氨酸、咖啡因、側柏葉提取物、靈芝和何首烏提取物等。
而根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論文,大家所熟知的生薑還不能確定是否對防脫發有效,但生薑提取的薑酚中的某些成分反而會抑製頭發生長。
3. 選擇適合自己發質的產品,不要輕易“上頭”
以矽油洗發水VS無矽油洗發水為例,據果殼的考究報道,化妝品成分評價(CIR)專家小組認為矽油用於化妝品是安全的,主要作用是順滑發質。
所以,如果你是比較炸毛的發質,可以考慮含矽油洗發水;但如果你是頭發偏細軟、容易塌扁的,又希望頭發蓬鬆一點的,可以用無矽油洗發水。
當然,不管你現在頭發如何,DT君都在這提前給您拜個早年:
祝您在接下來的時間頭皮健康、頭發一夜暴“富”,無論貧窮或富貴,禿頭和脫發都離你遠去,頭發再也不輕易對你“下頭”。
(題圖來源:《北京女子圖鑒》)
參考資料:
1. 侯春(等),生薑提取物6-薑酚對毛發生長的影響和機製探討,中國美容醫學,2016
2. 《洗發水裏的矽油:掉發別怪我》,果殼網,2019
3. 《這屆年輕人,還在為買洗發水頭疼》,開菠蘿財經,2021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